当年抗战时的小兵,如今已是满头银发。尽管耳朵不灵了、眼睛老花了,可是,忆起那血雨腥风的抗战岁月,八十岁的陈达之仍旧情绪激昂,尘封的往事一一浮现。
1938年,我参加革命时,只有十三岁。在短短一年中,我参加了几次大的战斗,可是,最令人难忘的莫过于凤凰山一战。那是1939年5月,刚刚从平型关凯旋的我军一一五师686团在山东泰山西部准备建立根据地,并改名为东进支队。没想到,驻扎没多久,就被敌人发现。敌人从济南、台湾等地调集主力部队一万多人,伪军几千人,并配备先进装备和一百多辆汽车大举围攻。当时我们的装备落后,只有迫击炮和从敌人那里缴获的几发炮弹。敌我力量悬殊。不得已,我军只好边战边撤。最后,被敌人包围在凤凰山上。从早上开始,敌人便疯了似地往山上进攻。当时,我们这些小兵被保护在后方,可是,那时时响起的激烈的枪声,让我们知道,又一次血拼开始了。
一次、两次……,一天之内,敌人猛扑了不下十几次。可是,在师长陈光的亲自指挥下,我军凭借着地形优势,一次次击退敌人。
夜幕降临,筋疲力尽的敌人因为没人带路,不敢贸然进攻。就在敌人还在策划着明天怎么粉碎我军的方案时,他们不知,我们早已在陈光师长的部署和当地群众的带领下分兵几路,悄然从山路上突围。那天早上,望着晨曦,我们的心里别提多痛快了。这一仗,装备精良、自以为志在必得的敌人伤亡惨重,而我们并没有什么损失。
几十年过去了,可提起这场战斗,陈老仍激动不已,他说,这是我经历的敌我力量最为悬殊,也最为惊心动魄的一仗。
赶走日本鬼子,解放铁蹄下的中国人民,这是当年陈老参加革命的愿望。他对记者说,你们还年轻,你们对日本鬼子的残暴和灭绝人性没有切身体会,可我有。这么多年了,“四·一二”大扫荡的那一幕幕惨状在我心中挥之不去。
1941年4月12日,一个充满血腥的日子。那天,敌人在冀南部杨崮和陆州村大扫荡。他们逢人便杀,见村就烧。为了找八路军战士,把几百村民排队扫射,连孩子也不放过,多少婴儿就在惨叫中被鬼子用枪挑死。他们见了孩子就往井里扔,见井口人没被淹死,就用大石头压上去……一天中,两个村子中六口井都被填满,周边4000村民被杀,140个村庄被烧。我是第二年被组织派去做善后工作的。村里人讲究要给逝去的人戴孝,那时,我见到的人几乎都是白衣孝服。面对着一堆堆的白骨、一个个被火烧烬的村庄,我的眼睛里是泪水,心里是仇恨。
血债要血还。我暗下决心。
在战争的洗礼中,我逐渐成熟,并先后任肥城青年救国会主任、顿丘县和濮阳县抗日救国联合会主任。那时,尽管只是一名文职官,负责宣传,写标语、出简报,可是,我时刻没有忘记自己的誓言。那时,由于日本鬼子的猖獗进攻,很多群众甚至一些战士对我们是否能打败日本帝国主义、我们会不会作亡国奴而心存疑虑。鼓士气、长信心,就是我们的任务。
谈起宣传,陈老对记者语重心长地说,我的经历告诉我,宣传是多么重要。那时,尽管我们工作条件极其简陋,可是,“打倒日本帝国主义”、“血债要血还”、“誓死不作亡国奴”……这些用煤灰和石灰制成的墨写出的标语,却极大地鼓舞了士气,而那一张张油印简报上传来的捷报,更让全区老百姓坚定了打败日本鬼子的信心。
在陈老简陋但很整洁的家中,望着动情讲述当年故事的陈老,记者心中禁不住在想,他们老了,可是他们———这些共和国的功臣,将永远被我们铭记。临别时陈老殷殷嘱托:“抗日战争的胜利是来之不易的,我们无数战士付出了生命和鲜血。生活在社会主义新中国的你们是幸福的,你们一定要加倍努力,让我们这伟大的国家早日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以告慰3500万抗日先烈,更留给我们的子孙后代安康幸福的家园,让我们祖国再也不受帝国主义的凌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