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思践悟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列表 >> 学思践悟 >> 正文

2004全球反腐热点回眸

发布日期:2014-12-04    点击:

2004全球反腐热点回眸
文字资料
5分钟
2014年12月04日

 

  世纪之初,全世界形成围剿腐败之势,几乎每一个国家都将反腐败列为国策,甚至作为政府开明、廉洁和现代化的标志。众多国际和地区性政治、经济、金融及专业组织也都加入反腐败的行列。然而时至今日,各国贪污腐败现象仍如野草丛生,无论何种社会体制,都尚无根除腐败的良方。

  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腐败现象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在南非,主要的腐败问题集中于政党的私人捐款。在亚洲,贿选是主要的腐败问题之一。菲律宾在2002年进行的选举中,估计有大约300万选民获得了各种形式的“好处”;而在1996年的泰国大选中,30%的泰国家庭承认收过钱。腐败现象在拉美十分普遍,其中秘鲁的政党捐款制度尤其“特别”。秘鲁议会甚至驳回了一项可以使政党捐款透明化的议案,相反,他们起草了一项法律,使政党和议员的捐款活动几乎不受任何限制和监督。此外,一些期望加入欧盟的中欧和东欧国家的腐败现象也非常严重。

  2004年,国际舞台上反腐倡廉运动风起云涌,一大批腐败高官沦为丧家之犬。本篇介绍的就是年度反腐的重要成果或热点事件。



三大巨贪领衔全球腐败金榜



  3月,总部设在德国首都柏林的全球性反腐败监督组织“透明度国际”公布了“2004年全球腐败报告”。报告根据贪污、挪用公款数额的大小,首次列出了全球10大腐败政治领导人。这10个上榜人物基本都已下台。排在前三名的分别是印度尼西亚前总统苏哈托、菲律宾前总统马科斯和刚果(金)前总统蒙博托。头号巨贪苏哈托挪用公款数额在150亿至350亿美元之间;马科斯挪用公款数额在50亿至100亿美元之间;蒙博托则把50亿美元据为己有。3人的巨额财富与他们所在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形成了巨大的反差,而他们不择手段攫取财富的方式更是让百姓目瞪口呆、切齿痛恨。

  此外,尼日利亚前国家元首萨尼·阿巴查、南联盟前总统斯洛博丹·米洛舍维奇、海地前总统让-克洛德·杜瓦利埃、秘鲁前总统阿尔韦托·藤森、乌克兰前总理帕维尔·拉扎连科、尼加拉瓜前总统阿诺尔多·阿莱曼·拉卡约和菲律宾前总统约瑟夫·埃斯特拉达分别占据了腐败排行榜上第4至第10的位置。



人道主义遭遇腐败危机



  1月,伊拉克媒体报道,伊拉克前总统萨达姆为换取国际社会的支持,曾用该国的石油收入贿赂来自46个国家的270多名政府官员、记者和其它人员。联合国“石油换食品”计划管理办公室负责人塞万也在名单中。另据美国国会一机构不久前发表的报告称,“石油换食品”计划账面上有高达100亿美元的亏空,该计划的管理部门存在严重贪污问题。

  腐败传闻出现后,联合国秘书处两次致函伊拉克临管会,希望它为此提供相关的证据。但临管会迄今尚未答复。“石油换食品”计划始于1996年底,目的是允许伊拉克限量出口石油以换取伊拉克人民必需的粮食、药品等物资,从而缓解因联合国制裁在伊引起的人道主义危机。

  安理会成员国协商后一致决定,欢迎安南成立独立的、高级别的调查小组,对“石油换食品”计划中可能存在的财务问题进行调查。安理会成员国表示愿意与调查小组进行合作,并呼吁联合国其它成员国也这样做。安理会还表示支持安南利用联合国的正常预算支付有关的调查费用。



五环旗下再曝腐败丑闻



  9月,雅典奥运主会场的圣火即将点燃,当人们正准备为之欢庆时,英国广播公司(BBC)抖出了大量具有爆炸性的内幕———2012年奥运会申办过程中存在“金钱换选票”的幕后交易,在国际体育界引起不小的震动。

  保加利亚人斯拉夫科夫是被指名道姓的国际奥委会委员。8月7日,国际奥委会宣布:暂时中止斯拉夫科夫的国际奥委会委员资格,随后又开除了一名受贿的印尼委员。在7日的新闻发布会上,罗格毫不掩饰他对腐败现象的愤怒:“你们今天看到的我是一个愤怒的我,我愤怒是因为某些人玷污了奥林匹克这项美好的运动。”他同时表示:“你们放心,我领导下的国际奥委会将百分之百地恪守反腐目标,即使做出有些决定很艰难,我们也会去做。”罗格强调,国际奥委会必须继续打击兴奋剂和贪污丑闻。报道中承诺能帮助伦敦获得2012年奥运会主办权的中间人塔卡奇,国际奥委会已取消了他出席本届奥运会的资格,并要求奥林匹克人士不要再与这类人打交道。

  分析人士认为,申办奥运的程序和决定申办的程序还需要彻底改革,铲除奥林匹克运动中的腐败毒瘤,既要治标更要治本,建立健全奥运预防腐败体系,这对于国际奥委会和罗格本人来说,任重而道远。



哥国两任总统腐败困扰拉美



  担任美洲国家组织秘书长仅一个月就因被指控犯有腐败罪行而不得不辞去这一职务的哥斯达黎加前总统罗德里格斯,10月15日由华盛顿回到圣何塞接受司法部门的调查。一下飞机,罗德里格斯就被押往经济犯罪检察院。

  在哥斯达黎加,前总统涉嫌犯有腐败罪行的事情并不是第一次发生。2004年9月初,哥斯达黎加媒体曾报道过哥斯达黎加前总统卡尔德隆因涉嫌贪污而接受调查的消息。报道说,55岁的卡尔德隆涉嫌接受了一笔总值44万美元的款项。这笔钱来自哥斯达黎加社会保险局2001年从芬兰政府获得的3950万美元的贷款。据报道,这笔钱被转到了卡尔德隆本人在巴拿马注册的公司名下。圣何塞一家法庭下令以“非法致富罪和受贿罪”对卡尔德隆进行调查,并禁止他在调查期间出国。

  两名前总统收受巨额贿赂的丑闻相继被揭发出来,在哥斯达黎加社会各阶层引起强烈的震惊和愤怒。人们普遍认为,这些贪官的行为玷污了哥斯达黎加在国际上的声誉,破坏了民族的尊严和团结,因而强烈要求严厉惩处有关人员。10月12日,哥斯达黎加首都圣何塞数万群众走上街头举行示威游行,表达对贪污腐败行为的谴责和将反贪斗争进行到底的决心。



泰卫生部长涉贪潜逃终落网



  10月,被控贪污受贿而潜逃13个月的泰国前卫生部部长拉杰,终被警方抓捕归案。

  2003年,最高法院的政治家犯罪法庭宣判这位前卫生部长犯有受贿罪,监禁15年。他被指控在1998年的卫生部医药采购中,从一家制药公司收取了500万泰铢的贿赂。

  从当局签发逮捕令后,他一直潜逃至今。一天,有民众举报一名看起来很像前卫生部长的男子正在暖布里府的一个公园里慢跑,警方根据举报证实这名男子是前卫生部长,随后逮捕了他。



涉嫌渎职和巨额行贿困扰切尼



  6月,美国国会的专家小组开始对副总统切尼涉嫌渎职案进行深入调查。据称,切尼很有可能把美国助伊重建的价值70亿美元的巨额合约秘密交给自家公司——哈利伯顿公司。

  从1995年到2000年与布什搭档问鼎白宫为止,切尼一直担任哈利伯顿公司的首席执行官。美军占领伊拉克以后,哈利伯顿公司获得了伊拉克重建项目的数十亿美元合同。

  切尼还涉嫌向尼日利亚官员行贿1.8亿美金。尼日利亚行贿案件自2004年初在法国开始调查后,已经成为美国现任副总统切尼的一大烦心事。当年底,该案件的一个关键人物———英国律师杰弗里斯·特斯勒突然现身,愿意出庭证明哈利伯顿公司的行贿丑闻。

  这起丑闻发生在20世纪90年代,当时,尼日利亚公开招标外国公司为其建造天然气设施。最终,总投资67亿美元的这个巨额工程由美国哈利伯顿公司下属的KBR公司、法国的TECHNIP公司和日本的一家公司合作承担。其中,KBR合同金额高达40亿美元。

  行贿丑闻最先在法国曝光,随着法国大法官雷诺·鲁毕克的审理,案情越来越复杂。有资料显示,哈利伯顿当时行贿的总额不止法官原来预计的200万美元,而是1.8亿美元。

  特斯勒表示,在行贿丑闻发生时期,他在直布罗陀注册的三星(TriStar)公司专门处理了哈利伯顿公司这笔高达1.8亿美元的赃款,并且将其转交给尼日利亚相关官员。

  根据法国的法律,涉案公司的主管必须接受审讯。而在丑闻发生时,切尼正是哈利伯顿公司的董事会主席。

  美证交会也开始介入调查。证交会公开表示,他们发现,在丑闻发生期间,哈利伯顿公司下属的KBR公司的确有一笔1.8亿美元的账务下落不明。当时,切尼正是公司的主要负责人,对于如此巨大的一笔资金的去向,身为董事会主席的他不可能毫不知情。



秘鲁贪污市长乔装警察出逃



  6月,秘鲁的两名市长让该国的司法体系尊严扫地。他们不仅知法犯法、贪污腐败,居然还“胆大包天”地冒充执法警察逃离民众的包围。该国官员透露,他们是因为害怕被民众私刑痛打致死才出此“下策”的。此前,秘鲁另一个边境城市伊拉维市市长因盗用公共资金被该市的艾马拉印第安人活活打死。

  据报道,秘鲁边境城市阿西约市的市长因公共资金账目问题以及为好友谋取公职的罪名遭到指控。5月29日,市政府办公地点遭到民众的包围,而在那里办公的市长大人情急之下化装成警察逃离现场。

  阿西约市市长并不是这个办法的创始人。在此之前的一天,莫利诺市市长凯撒·埃乌热尼奥就已经用这个手段实现了他的“胜利大逃亡”。



俄舰队司令玩忽职守获刑



  5月18日,俄罗斯北方舰队军事法庭以玩忽职守罪判处北方舰队前司令苏奇科夫上将4年徒刑,缓期2年执行。

  2003年8月30日,俄海军北方舰队“K—159”号退役核潜艇在被拖往修船厂途中沉没,舰上10名乘员中9人死亡,1人获救。事件发生后,苏奇科夫被俄总统普京解除职务,司法机关于2004年初对此案正式立案调查。

  在法院判决后,部分受害者家属认为量刑过轻,表示将继续上诉。苏奇科夫本人及其律师也表示要上诉,并称苏奇科夫并没有罪,他只对潜艇失事负有行政责任。

  据悉,有关这一案件的案卷多达29卷,司法机关先后传唤了100多位证人,反复听取北方舰队指挥部当时与拖船和核潜艇的通话录音,观看潜艇沉没过程的录像,听取权威专家的意见并进行了多次鉴定和模拟试验。俄有关方面认为,这起事故原本是可以避免的。



印尼43名省议员贪污集体被判



  5月19日,印尼西苏门答腊省议会55名议员中包括省议长在内的43人因贪污罪被巴东地方法院分别判处两年及两年以上的有期徒刑,在印尼全国引起强烈震动。43名省议员因被发现和证实贪污了2002年省预算中的64亿盾(约合72万美元)而被判处有期徒刑。其中省议长阿尔宛·卡斯利和两名副议长马斯法·拉西德、迪地·纳齐夫·鲁布克分别被处以两年零三个月的有期徒刑,其余40名议员则分别被判处两年徒刑。此外,地方法院还判处他们分别交出从1亿盾到1.8亿盾不等的赃款,并对每人判处罚金1亿盾。

  印尼议会第一大党专业集团党议员帕拉万萨说,国家对公务员和议员监督不力,造成贪污腐败行为蔓延,国家官员面临着道德危机。他说:“我们十分关注贪污腐败的犯罪现实,不仅对个人,特别是对这种集体犯罪活动。”



韩国中秋反腐部级高官落马



  2004年中秋节前,韩国政府早早地发出警告,凡是利用中秋节收受贿赂的公务员将受到严惩。节日期间,举报腐败问题的奖金从300万韩元提高到了1000万韩元。一时间,韩国上下为之震动。

  第一个倒在“中秋节反腐利剑”下的是韩国农林部次官(相当于副部长)金周秀。节前,金周秀的一位中学校友提着一个纸袋来看他。此人出门时,守在附近的稽查人员发现来人手中的纸袋不见了。随后,稽查人员突击检查了金周秀的办公室,除发现12个装在纸袋里的高尔夫球外,还从金周秀的上衣口袋里找出一个装有100万韩元(相当于800多美元)现金的信封。这100万元是来人送给金周秀的节日礼金。100万韩元对于一个次官来说不算什么,更何况这种数额很难构成犯罪。但令所有人都想不到的是,4天后,总统府发言人宣布,金周秀因收受100万韩元礼金而辞职。这在韩国引起极大震动,为了100万韩元而要求自己的亲信辞职,人们看到了卢武铉总统推行反腐败措施的决心。

  金周秀事件过后,韩国掀起了“拒腐防变”的新风。

结束语

  9月,第十七届国际刑法学大会通过了《国际经济交往中的腐败及相关犯罪》的专项决议,此决议将成为各国打击腐败的参照依据,对推动全球联合打击腐败将起到重要作用。

  决议对公职人员的腐败作出了明确定义:“腐败界定为任何公职人员在任何时候,以实际的或者潜在的行使或者不行使公职人员的职能为交换条件,为自己、他人或者任何机构索要、同意接受或者接受不论何种性质的不正当利益。”决议认为,有关公职人员腐败和贿赂的规定应当将主体限定于代表国家或者任何行政层级和任何立法、执法、行政、司法的公共管理部门的人员,包括国家或者地方政府的雇员、国家和地方立法机关的成员、法官、检察官以及政府控制的实体和企业的雇员。

  在全球联合打击腐败方面,刑法学家呼吁,国际组织应当支持各国对其官员的腐败行为进行侦查、起诉的努力,特别是放弃豁免权。各国应当保护腐败案件中的证人,报告腐败行为的人们应当受到保护。

版权所属:中国矿业大学纪委办监察处  地址:江苏省徐州市大学路1号中国矿业大学南湖校区  邮编:221116